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总书记考察的这座大型水利枢纽,有众多不为人知的“第一”

行业资讯 / 2023-02-06 20:58

本文摘要:编者按 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都水利枢纽,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也是现在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一代代江都水利枢纽人以争先、创新、坚守的精神底色,诠释了新时代“源头精神”的深刻内在。 经由多方采访,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探寻‘源头精神’”全媒体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现代版“大禹”甘守源头的责任与继承。一树金黄,一地静美。克日,江都水利枢纽的银杏大道,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节。

威尼斯wns8885556

编者按 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都水利枢纽,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也是现在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一代代江都水利枢纽人以争先、创新、坚守的精神底色,诠释了新时代“源头精神”的深刻内在。

经由多方采访,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探寻‘源头精神’”全媒体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现代版“大禹”甘守源头的责任与继承。一树金黄,一地静美。克日,江都水利枢纽的银杏大道,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节。

老江都人亲切地把这座特大型水利工程简称为“引江”——引长江、连淮河、穿湖泊……从这里开始,13级泵站调水让浩浩长江水攀越十几层楼的高度,送达山东半岛。2013年年底,从这里北上的长江水有了一个新“身份”——南水北调东线水。银杏大道不远处刻有“源头”字样的石碑提醒着往来的人们:这里,正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南水北调,我很体贴。

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都水利枢纽时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梦想成真,时间见证了江都水利枢纽走过的不平凡历程。7年酝酿,17年建设,57年运行……这颗“江淮明珠”不仅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也是全国第一、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

一次次破冰试水,一项项思想上、实践上的探索与创新,向世界展示了江都水利枢纽建设治理者敢闯敢试、筑梦前行的争先精神。一江清水向北流“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如今,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已在中国国界上勾画出南北调配、工具互济的水网格式。

“南水北调工程源自江苏,始于缺水问题。”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曾任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向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张劲松解释道,“苏北地域从整体上讲,除洪水威胁外,还是个缺水地域,特别是沿海垦区和徐淮地域,缺水严重。”据江苏省水利厅原副总工程师潘贤德回忆:“兴建江都水利枢纽,从1954年开始酝酿,其思路最初就是从‘扎根长江、引江济淮’开始的。

要把长江水抽引上来,远送到徐淮地域,就必须建抽水站。”将长江水调到黄河,有30多米的高差。当调到微山湖地域时,就有28米左右的落差,相当于9层楼的高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彼时,新中国正遭遇经济最难题时期,要不要建设这个大型抽水站?能不能让长江之水克服自身重力往高处流?会不会发生海水倒灌等负面效应?经由一系列的疑问、争论,经由无数水利专家多年的论证,“1960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站。江都抽水站第一站,1961年底开始建设。”只管转瞬间已近一个甲子,江都抽水站建站时的情形,曾任江都水利工程治理处总工程师、现年94岁的张尧培仍念念不忘。当1963年江都第一抽水站试车那天,现场指挥一声令下,飞跃的水柱伴着隆隆巨响随高压空气喷泄而出,越过出水管驼峰(注:水到达最高扬程,再下来形成了类似曲线一样的弧度,其极点处就是驼峰),汇入上游高水河……张尧培至今还记得现场群众发作出的掌声与欢呼声。

“许多缔造和实验都是第一次!”88岁高龄的潘贤德很是感伤,“上世纪60年月初建设这样一个大型抽水站,海内没有现成图纸,外洋也没法搞到资料,生产厂家更没有制造过大型机泵设备。”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气收获别样的风物。江都抽水站是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自行安装的大型抽水站。

1982年,江都水利枢纽被国家质量判定委员会评为全国第一个水利建设优质工程。南水浩荡润天下江都水利枢纽是一个匠心独具的庞洪流利体系,它以江都抽水站为焦点,由4座大型泵站(现命名为江都一站、江都二站、江都三站、江都四站)、12座大中型水闸及套闸、输配电工程、引河工程等配套工程组成,工程至1977年全部完工,实现了江水北调、自流引江、抽排涝水、排泄洪水等多个功效效益最大化。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几十年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的扩大规模和向北延伸。可以说,远距离、跨流域的江水北调是南水北调的‘实物模型’,而南水北调堪称江水北调的‘放大样本’。

”江都水利工程治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夏方坤表现。如今,江都水利枢纽也是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解说员颜蔚对观光的中学生们先容南水北调工程的前世今生: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2013年8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过全线通水验收,工程具备通水条件。

从江苏省扬州市境内的长江引水,使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流输水,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胶东地域供水。全线设有13个梯级抽水站,其中江苏境内9级,山东境内4级。江都水利工程治理处水文站站长孙正兰1991年6月大学结业后被分配于此。

当年,里下河地域发生洪水,在老家的她心急如焚。让她没想到的是,洪水很快退去,使得她在7月如期报到,今后她对岗位萌生了由衷的自豪:“这些年来咱们江苏风调雨顺,有江都水利枢纽这座‘定江神针’天大的劳绩!”50多年来,江都水利枢纽幸不辱命,自1963年至2020年9月底,共抽引江水1525亿立方米(以下简称“亿方”),相当于51个洪泽湖的蓄水量。抽排涝水400亿方,泄洪20071亿方,自流引江1328亿方,发电9500万度。浩浩长江水飞跃北上,滋润着数十座大中都会,修复了北方的自然生态,惠泽约1.2亿群众。

据统计,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7年来,江苏已累计向山东调水超47亿方,相当于给齐鲁大地送去了5个骆马湖的水量,水质也连续稳定保持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以上,可以说保质保量、定时按段地完成了供水目的。引水敢为天下先不为外界所知的是,近60年来,在江都水利枢纽这座不起眼的“小岛”上,累计走出了1位全国先进生产者、1位全国先进事情者、1位全国人大代表、2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位全国水利技术大奖获奖者、11位全国水利技术能手等“国”字头人才,130余人获得省级先进小我私家。“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百年百项良好土木匠程”、中国大禹水利科技一等奖1项……单元获得的省级以上荣誉更是不可胜数。上世纪60年月,在高中结业生都很稀缺的情况下,来这里事情的不少都是大中专生、甚至是名校大学生,技术人才占总人数的八成以上。

创新人才的集聚,使得江都水利枢纽的建设历程,成为汗水陪同智慧,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历程。上世纪70年月末80年月初,汤明根等率先研发出自浮式移动气压沉柜,运用气压排水、浮体稳定等原理,解决了水闸水下平面的修补问题,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上世纪90年月,孙汉明等对二站举行了自动化监控系统的革新,使泵站较早实现了“集中控制、少人值守”;进入新世纪,汤正军、周灿华等率先研发了新型启闭机,并对泵站举行了信息化革新;魏强林、张宇、李扬等将智能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创新结果“泵站智慧巡检系统”获2019年全国水利职工创新结果评选一等奖……争先创优的基因、争当标杆的意识,深深融入江都水利枢纽几代人的血脉里。“我们工程最大的特点是泵站,泵站的设计水平、施工水平和治理运行的水平在全行业处于领先职位。

”治理处副主任周灿华满是自信,“江都水利枢纽一直做技术和治理输出,至今全国有不少泵站仍然交给我们代管。”“江苏不仅是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地理位置上的‘源头’,也是这一雄伟工程计划观点上的源头,更是南水北调工程实践意义上的源头。”张劲松如是说。江水汤汤,岁月流转。

无数的“首次”“第一”早已凝铸成江都水利枢纽的发展标签,历经半个多世纪,见证着一茬茬现代版“大禹”甘守源头的责任与继承。新华日报·交汇点采访组 任松筠 田梅 包闻军 王岑岭 朱威 纪树霞执笔 朱威摄像 邓宇轩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江都水利枢纽提供。


本文关键词:威尼斯wns8885556,总书记,考察,的,这座,大型,水利枢纽,有,众多

本文来源:威尼斯wns8885556-www.clawhunt.com